你好,同学!
我是张璐
一名来自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普通的博士生
不过我可能有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科研梦
你有兴趣听听我的故事吗
我的故事有两个关键词“觉醒年代”和“戈壁滩”
你看过“觉醒年代”吗?
那你一定认识李大钊先生!
守常先生在《青春》中提到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引用这两句话来解释我的梦想
以青春之我,投身重大战略项目,不畏艰险,只争朝夕!
时间回到2020年
那个时候的我正在试验车间埋头工作
为了快速攻克“卡脖子”技术
增强关键战略装备自主保障能力
打赢“保质量、保节点”的攻坚战
王四宝老师和董建鹏师兄带领着我们党小组
奔赴一线试验车间,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集中封闭工作到除夕夜
在“夏热冬冷”的实验车间
“人轮休、机不停”
那时的我们虽然经历着疫情肆虐
忍受着“冬冷夏热”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
但还是顺利地提前完成十五大类、百余小项的试验任务
共采集试验数据1000GB,编制报告百万余字
从项目初期的质疑到阶段评审中得到专家一致认可
从“凭什么你们来牵头”到“只有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时,我便对“科研报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科研报国是埋头,是不畏艰险,是心中的一团称之为“奋斗”的火焰

2021年
项目组转战“戈壁滩”
我从师兄的手中接过“科研的接力棒”
当地天气恶劣、紫外线极强、气候极度干燥
在极度恶劣环境中
我们每天徒步七公里往返于戈壁滩中的试验基地和住所之间
圆满完整了各类实验和研究工作
为该军工项目后期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或许这时我便有了第二次的“觉醒”
在我心中“科研报国”有了更深内涵
科研报国是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是献身科研的接力棒


在两弹元勋工作过的戈壁滩开展乏燃料后处理重大科研攻关
在恶劣的环境和高强度环境中开展科研实践
通过两弹元勋的跨时空精神传承,精益求精的完成科研任务
为确保国家后墙不倒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从戈壁滩返校后,我继续着我的工作
并将在戈壁滩中感悟到的“两弹一星”精神传递给党员同志们
以自身经历呼吁同志们认真履行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
提升自我能力素质,成为新时代制造强国的合格接班人
未来,我会继续践行“两弹一星”精神,投身科研攻关


我的故事未完待续~
“奔跑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追梦路上,唯有只争朝夕方可与风前行,行在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征程上,只有敢为人先,才能书写新篇章”
新时代,作为新青年的我们,要行动起来
为建设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网络那端的你共勉~